当前位置:首页 > 比特币新闻 > 正文

提醒矿业的一些计划行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来源: 互联网时间:2016-07-05 09:52:00

前言:近期两篇文章受到币圈的关注,一篇是论坛里水无魂 提出的《扩容之争“终结者计划”提议》,另一篇是江卓尔提出的《呼吁蚁池承诺作废25%以下分叉,维护比特币统一》,可以说两个都是对矿业行动的提议,都是很好的文章,也宏观上大致认同。但是根据我对技术有些理解,在这里善意地提醒警示下万一这么做可能带来的风险。注意前题假设是矿工们的行动,没有能对应整个币圈的充分共识。若很确认已经和币圈共识同步,那没问题。

risk

一、90%共识的合理性

可能在现实世界里,一些较重大的事,如修改宪法都只需3/4或更少的人同意即可,一些像英国脱欧的公投则只要50%即可。但宪法的修改上个版本和修改版本不会相差太大,也不可能因修改宪法引起国家分裂。至于英国脱欧的公投,也不会因公投结果而国家分裂,若分裂了反而说明采用50%不合理。

然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不同,在虚拟的加密电子币世界里,一个币的生命源泉就在于币圈共识。当出现了两种不可调和的共识时,就会有风险有可能分裂为两种币。所有为了避免分裂所做的努力很可能会因低共识硬分叉的分裂而白费。因此我们才呼吁较高的90%以上共识下再硬分叉,至于为何选90%见下方数据,其中估计币市值为粉忠乘以应用:

50%共识:粉忠比1:1,应用不会抛弃一半的人,1:1,币市值估计比1:1

60%共识:粉忠比3:2,应用不会抛弃2/5的人,1:1,币市值估计比3:2

75%共识:粉忠比3:1,应用不会抛弃1/4的人,1:1,币市值估计比3:1

80%共识:粉忠比4:1,估计一半应用会抛弃1/5的人,2:1,币市值估计比8:1

90%共识:粉忠比9:1,估计八成应用会抛弃1/10的人,5:1,币市值估计比45:1

通过上方估计,大家可看出50%共识是有很大能形成币市值相等的两种币,这个可直观想到。让一个币应用放弃高达1/4的用户,显然对币应用来说不会去做的,因此低共识时币应用应该会选择同时兼容两种币。具体来说,若共识度不够,各大交易平台很可能会同时上线两种币,而不可能放弃超1/4的用户。一些第三方币平台很可能支持两种币种,一些支持币支付的商家也同样。但是当80%共识度,就是说只有1/5时,估计一些币应用就开始放弃同时支持两者了。假设有一半放弃,应用比2:1,那么再由粉忠比4:1相乘估计得币市值比例可达8:1,虽然已对占共识优势的币无太大威胁,但两者还在同一个数量级,依然有较大的风险。而90%共识,一方面粉忠比高达9:1,另一方面仅仅1/10的用户,会有很多币应用放弃支持少数共识的币,例如为5:1,那么,相乘后的币市值占比就高达45:1,那就可将较少共识的币划入竞争币的范畴了,而不必担心有分裂币圈风险。当然占比越高越好,90%左右共识是足够可确保无风险的,考虑可实施性没有太大必要再高。而75%共识就匆匆硬分叉,虽然易于达到但分裂币圈的风险会较大,不应支持。

二、90%币圈共识与90%算力投票

不少人尤其是矿业的人,是有些过于“迷信”算力在币圈的地位,把算力投票结果理所当然地看作是币圈共识本身。例如有人说要放开香港共识限制,让矿池和矿工自由投票。其实这个限制本身就是币圈共识中的一部分所给的限制,看看香港公识的签名者,有矿池和开发者,但同时也有几大交易平台,几个币应用公司。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单纯只是矿工与Core之间的协议。

算力投票结果,仅仅是币圈共识的展示统计工具,而不应该把算力投票结果直接当成整个币圈共识。

整个币圈共识应该是包括并不限于:社区的粉忠们的自由讨论,类似香港圆桌会议的行业共识会议呼吁,各大币公司尤其交易平台和矿池的表态,不同币开发团队和关键开发者们观点,使用币的商家用户和炒作者用户的观点等等。而矿工的算力投票,应该仅仅是去代表反应上面的币圈共识。

大多数情况应该是矿工的算力投票结果,与整个币圈的共识情况是较一致的,虽然不排除出现不一致的可能,但只要偏差不太大就没问题。例如Classic的算力投票占比只有5%左右,就与整个币圈对75%的风险认识所形成的共识支持情况相一致。当然Classic支持者会抱怨说是香港圆桌共识的限制,而这个香港圆桌共识本身就是币圈共识的一部分,代表的币交易平台,币矿池和一些币应用的观点。后来不是也有个支持经典的中本聪圆桌共识吗?但是其没有形成签名共识结果,影响力也远没有香港圆桌共识重要。关于社区Classic的主要社区是/r/btc,而Core的主要社区是/r/bitcoin,而后者的关注订阅量现在182,059,也是远超前者18,744近十倍,与算力投票比也较近。

三、币圈影响矿工投票与直接计划矿工投票

矿工应该大多数都是属于币粉忠,因此币社区的粉忠自由讨论,支持和反对者们各自给矿工们分析利弊,去影响矿工的决策,是正常的应该有的影响。也是矿工的算力投票能更真实地代表币圈共识所必须的。

另外一种影响是,行业内进行的一些重要会议如香港圆桌会议所形成的签名共识的呼吁,他们代表的是币圈中币公司币应用的声音,也理应该在矿工进行算力投票时所考虑和影响,具体的影响方式还体现在矿池给矿工挖矿时的默认选项。注意仅仅是默认选项,并非完全替代矿工的投票权。例如现在鱼池还提供着打包支持Classic的矿池选择。即若支持它,完全可以修改下挖矿参数切换过去。对于矿工来说切换矿池,在技术层面本身是很简单的事,只需修改下配置即可。

而上面开始引用的那两篇文章,就有些直接计划投票了。简单点说:“终结者计划”是由大算力拥有者“终结者”来控制一部分算力,先不支持Classic,在Classic达到75%后,“终结者”再突然转向支持,从而有望一下从75%提升到90%以上,从而能实现较安全地硬分叉。而“承诺作废25%以下分叉”的方案,则可能更偏激一些,简单点说,就是由一个大算力拥有者“维护者”,去发动类似51攻击去孤立不支持者的区块。也就是这个大算力拥有者,去无视不承认由25%的算力打包出来的区块,形成这些25%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一直挖孤立区块无收入,二是加入算力多的一方。也就是让其放弃自己的原选择,形成统一的算力投票。

这两种方案,都是有些人为地直接干预算力投票。“终结者”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一段时间,给致命终结一击。而“维护者”则是直接地靠”武力”孤立去迫使一些算力改变自己的投票选项。

四、无法表达币圈共识的算力投票的潜在风险

下面讨论一个,若在某种势力或计划的干扰情况下,算力投票结果,无法真实地表达整个币圈共识时所引发的潜在风险。

“终结者”计划中,是公开整个终结计划和谁是终结者的,虽瞬间增加但干扰度可能还好些,但是“维护者”是在强行剥夺高达1/4的算力表达其背后的币圈共识。若能较真实得表达还好。但是若那1/4的币圈共识人就是坚持不放弃那怎么办?注意我这里仅仅是提示这种可能性,这种风险,并不是说一定会发生。

在“终结者”的瞬间跳跃,和“维护者”的压迫统一下,可能有一部分币圈的共识没有在算力中较好地进行体现,那么他们忍气吞生还好,但是若他们若坚持自己的看法,咽不下去这口气。那后果将会是分裂。

“终结者”的90%算力支持不一定能代表90%共识,而“维护者”下,其实可能代表的只有75%币圈共识。他们的计划能维护币圈统一的前题是分裂出来的分叉比特币,依旧是用POW算力,且必须还是用SHA256算法的POW币。但是提醒一下,硬分叉环境下是说不准的。既然已经硬分叉了,算力弱势方,完全可能修改POW算力算法,甚至由POW临时转POS,理论上都是可能出现的,别说完全不可能或者简单说非SHA256的都是山寨,尤其是在其有可能高达1/4的币圈共识下。想想看看Classic算力在最高时才10%左右,就弄了这么大的风波,一种能达到25%的币圈共识的币,其生命力不容小视。

五、总结及建议

当然我并不是反驳“终结者”计划和“维护者”为维护币圈统一和平稳硬分叉的贡献,这两个确实是不错的建议,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其仅仅是促成地表面的上算力共识统一,而非背后的币圈共识统一,若那些被强行代表的无意见忍气吞生那没有任何问题。但这里也只要给矿业一些提醒警示,若擅自行动,万一与币圈共识有较大违背,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就是算力的形式强行统一,未必就能带来币圈共识的统一。万一那方的共识认同占比较高,且他们推出改算法POW版或POS版比特币,那么将引起币圈的分裂。而算力目前主要集中的国内的实事,可能会导致拥有大量币应用的欧美,不支持我们矿业强推的分支。若万一失败,整个矿业都有衰退甚至消失的风险,所以提醒务必小心谨慎。

建议最好水到渠成,不要试图做干扰。75%共识太低,那就直接提升到90%,而别加“终结者”引起代表矿工和支持占比短期巨大变化。而对于反对者,将他们渐渐在币圈知识的普及下渐渐压低到10%,而不是靠暴力强行压低到0%,可能能压下去,但还可能越压越有反抗。以暴制暴不好,应以理服人。若有信心自己的主张真正对币圈有力能获得90%币圈共识,那又何必做多余的控制。若没有信心能90%币圈共识,那就应该多考虑那超10%的人想法。必竟大家都是为了币圈长远好。闪电网络和侧链技术,理论上能有比直接硬扩容更好的提升交易处理能力效果。

最后说明,我是很支持“香港圆桌扩容共识”,支持90%2MB共识的,Core的成员既然已经签名同意了,那就应当遵守协议在7月份发布硬分叉代码,且设置在2017年7月在有充分币圈共识下激活硬分叉扩容。这个“香港圆桌共识”是解决当前扩容问题的最好途径,呼吁Core千万不要违约,同时也呼吁国内矿业,万一违约也不要冲动做出太偏激的事如强推硬分叉,让其有借口推POS版,建议最好以安全为由,拒绝更新其以后的任何更新,这作为对Core的很严重的惩罚即可,闪电网络因可以应急提升币交易处理能力达到超Visa水平,可以支持下。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