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瑞波早期支持者Fidor使用以太坊改变银行模式

来源: 互联网时间:2016-05-12 10:33:00

德国网上银行Fidor虽然说是区块链领域的早期银行参与者之一,但是它在技术战略的转变方面最近一直没什么动静。然而,许多金融公司已经开始通过投资和建立合作关系追随Fidor的脚步。

QQ截图20160512101749

那么Fidor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参与区块链的呢?就在许多银行还在通过概念验证和组建联盟的时候,在2014年初的比特币热潮时期,Fidor就开始与瑞波(Ripple)整合,甚至还尝试与Kraken交易所合作建立比特币银行,不过最终并未能够实现。

尽管Fidor对区块链进行了各种调查研究,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一直缺席以联盟形式的合作,而是选择专注于开发。

Fidor TecS首席信息官 Patrick Gruban说:

“我们更加注重实际,我们想要开发一些东西,然后再看看他们如何运行…我们对区块链感兴趣,只是没兴趣坐下来谈论区块链。”

Gruban讲到了他们公司正在展开的区块链战略,以及Fidor数字银行部门TecS正在如何对其区块链服务展开实验的。Gruban说在最近的一个项目中,他们寻求复制其用户目前使用的核心银行服务。

“在外界有很多在支付,交易所和市场方面使用区块链的公司,但是客户仍旧选择了我们并说我们的软件速度很快,但是我仍旧需要一种传统的核心银行系统。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将这些账本系统应用到传统银行系统,可行吗?’”

Gruban说他可以预见未来会有很多许可式区块链系统,这些系统可以代替传统的低水平银行服务,因为当前的系统每年需要耗费银行数千万美元来进行维护。

他认为,分布式账本可以用来监督客户账户,贷款和存款证,并与不同的银行,数据中心和监管机构共享信息以此促进降低成本和提供安全性。

QQ截图20160512101758

“该项目目标不是降低10%的成本,而是以百倍地降低成本。这正是令我兴奋之处,因为目前行业并没有这种技术。”

对于Fidor项目的完成度,Gruban暗示该项目虽然目前没有进展,不过他们的创新团队正在扩大区块链带来的利益。

相比之下,Gruban说Fidor不再寻求使用瑞波等区块链服务来连接Fidor与其他银行之间的支付。他说尽管银行在这方面热情很高,但是这些努力却‘从未获得实现’。所以,Fidor现在正在探索内部使用案例。

项目原型

按照Gruban的解释,该银行服务原型在最初会被用来在一个以太坊区块链系统下复制基础客户账户。

建立这些账户是为了储存余额,透支和账户持有信息,以及通过KYC和AML核查的所有者信息。在测试中如果银行用户想要兑换资金,那么账户会查询账本并进行兑换。

该账本掌握着所有的账户信息并确保用户拥有执行交易的必要资金。但是账户不会直接持有资金。用户与管理者通过API与网络连接。

QQ截图20160512101805

“该项目利用了两个项目的最好部分,并且不会尝试研究区块链的所有潜力,而是专注于必须验证和保护的分布式交易和步骤。”

网络上的节点可以用来向账户支付利息,添加或删除持有的账户,执行功能,如计算贷款数量和执行基本的贷款,控制数量、有效期和利息等因素。

QQ截图20160512101812

尽管该项目目前未取得进展,Gruban仍旧认为随着区块链的采用越来越广,相似的系统会被更广泛地使用。

“这一点正是我们认为对金融公司有意义的地方。”

对以太坊感兴趣

Gruban说以太坊技术很适合他们的项目,因为Fidor想要探索简单资产交易之外的使用案例,例如向客户提供贷款。

Gruban解释说:

“以太坊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在Solidity上编写一个200行代码的模式,就可以加载法定货币账户,然后在账户之间转移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Gruban说以太坊作为一个平台很有吸引力,因为其公开的性质,虽然Fidor或其他银行可能想要使用的是该平台的私人版本。

Gruban指出这些系统的交易安全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现在都在使用以太坊。而我们将要进入一个任何核心银行系统都未测试过的阶段。”

Gruban说Fidor还利用了微软Azure区块链即服务(BaaS)平台,该平台的BlockApps所具有的加速原型的能力可以帮助Fidor项目快速发展。

Gruban表示这种快速创新的方法正是Fidor的风格,他还拿这种风格与Linux的超级账本项目进行了对比。他指出技术巨头提供的可用技术正在加速Fidor的调查研究。

“我们正在进行着很多概念验证,但是我们不打算公开,因为这会很容易被别人抄袭。我们只会等待并与特定的客户交流。”

“我要说的是,我们进行着很多项目,包括以太坊项目。我们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