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投资人细解 Algorand 荷兰拍:上线就获利 200 倍?保本策略靠谱?

来源: 互联网时间:2019-06-11 15:00:58

Algorand 这个项目可算是扑朔迷离,这个项目最大的诟病就是不透明和没有经济模型。但是随着荷兰拍卖的时间越来越近 (6 月 19 号)。我们不难从各个方面窥探其经济模型。

原文标题:《Algorand 私募投资者获利 200 倍?参加荷兰拍卖前我读了这篇文章 20 遍》
文章来源:公众号 SorosReport1
作者:Yawn

现在市场上存在三种人设:Algorand 的鼓吹者,通常是 sm 投资人或者有仓位的,毕竟屁股决定脑袋;Algorand 的舔狗,通常是没上车但是过了 coinlist 的验证的,等着接盘中;和 Algorand 黑,这些人通常是抓住一些细节进行质疑,第一个诟病的点就是荷兰拍的定价和总 token 数量:

投资人细解 Algorand 荷兰拍:上线就获利 200 倍?保本策略靠谱?

Algorand 的 sm 价格可是 5c 啊,荷兰拍的起拍价居然是 10 刀,整整 200 倍,抢钱吗?另外,Algorand 的总 token 数量是 100 亿个,如果定价是 10 刀,市值直接 1000 亿,上线空降直接超过以太坊。这不现实也不科学。

我们进行分析前,我先表明一下身份,我是 Algorand 澳州两个节点之一的基金会创世成员,占有一部分 sm 额度,我同时也是 Algorand 的澳州社区大使:

https://community.algorand.org/ambassadors/

所以屁股决定脑袋,我肯定是要吹一波的,但是大家得自己琢磨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Algorand 现在由三方在进行推广,Algorand 项目组,Algorand 基金会,Algocapital。项目组到处搞演讲,主要是针对一般的散户和大户,扩大项目的知名度,Algorand 基金会主要是搞生态建设,由于 Algorand 是 BA+PBFT,所以之前我们熟知的 51% 双花攻击在 algorand 网络里需要提高到占有全网算力(POS 的话就是总持币数)的 67% 以上,所以自然而然的解决方法就是把 34% 的币交给不可能作恶的人,所以我们最近看到了大学计划,如果把 34% 的币的一部分分散的交给各个大学,第一,这些大学不会把这些币卖掉,第二,大学会保证节点运行的公正和安全性。这样保证了网路的安全性与低抛压。下图是所有币的分布比例:

640 (1).jpeg

我们可以看到,25 亿的币是给 Algorand 团队和基金会的,其中一部分会给大学,而其他所有人除了荷兰拍的都是线性释放 (每天释放 1/730,合规的基金不大会卖因为为了做账,而且大概率会套现复投)。sm 的早期 (前三个月) 的抛压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如果从六月 19 号开始算起,就是第一次拍卖的 2500 万个币加上 Algorand 团队和基金会的币减掉他们给大学的币。具体多少给大学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个数值没意义,因为:

640 (2).jpeg

640 (3).jpeg

这个是 Steven 今天发的 twitter,基本说了两件事,就是虽然基金会和团队不锁仓,但是:

1、团队和基金会拿出来的币不会超过现流通的 49%。这样第一次荷拍后,最高流通应该是 2500 万+2500 万 * 0.49 = 3725 万个币,第二次应该是 (3725 万+2500 万)* 1.49 = 9275 万。以此类推。就是说八月底左右,就算算上 sm 解锁的币,Algorand 的流通最高可以在一个亿多一点(大多数 sm 机构会受制于 reg s 的限制有锁仓问题,所以第一年的抛压不会很大)。

2、就算团队和基金会套现,他们会把钱再注入到建设 Algorand 的社区上。所以理论上讲,这个钱算是复投了自己。

另外作为节点,Algorand 的 POS 模型是币越多,则更容易被选为验证节点。这样就有更大的机会拿到奖励。所以,如果上线币价很高的话,对于 sm 节点来说,理性的操作应该是迅速变现 5% 收回本金然后开始靠运作节点赚币成为矿工。这样线性解锁会变成只卖作为节点的矿工奖励。我没有太多的信息但是一个正确的经济模型是矿工奖励比日解锁少得多(上图是 17.5 亿个币,不知道是不是分五年给完,如果是的话,则节点奖励是日解锁量的 1/7)。每年的流通更增加是 3.5 个亿。加上荷兰拍的 6 个亿就是 10 个亿。算上团队和基金会能解锁的最大数量就是 10 亿 * 1.49 = 14.9 亿。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如果 algorand 达到了 1 块钱的话,他将会超过以太经典排在 cosmos 后面。

640 (4).jpeg

所以 Algorand 何德何能能上线就涨 20 倍到达这种高度?毕竟我们一提到荷兰拍就想到了 GoNetwork。因为他的独有的保本机制,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超过一块钱可以保 90% 的本。这算是币圈第一次看到这种操作的。

我们这里就要提一下 AlgoCapital 这个公司了,这个基金类型的公司会帮助所有人投资 Algorand。即使你是中国或者美国人,他们在卖 Tracker Fund,你投资 AlgoCapital,他们去荷兰拍,反正最后结果所有人的价钱都是一样,然后他们再把这个币打给你。因为玩币的基本就是中美日韩这几个国家,所以这种玩法既保持了合规性,又占全了市场份额。保证所有人(大户:Tracker Fund 只接受 10 万美金以上的额度)都能参与,如果把钱交给了 AlgoCapital,你想想他会多少钱拍?如果这个钱够多,是否会主导这 2500 万个币的定价?这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通过 Algorand 项目组,基金会和基金的三方合力,他们可以一部分的主导定价权。那么定价之后怎么走呢?

我们不难看到很多 2016-17 年的币经历了珠穆朗玛峰,价格低走到牛市巅峰的辉煌然后 2018 年底打回原形,更有甚者走出了马里奥的走势让广大玩币的亏得肝颤。

640 (5).jpeg

我现在建议大家把 Algorand 的 sm 投资人和 AlgoCapital 的背景研究一下,你们会发现他们和一些交易所的关系,这也本文的重点,Algorand 掌握定价权后的二级市场价格如何走?

不难看出,为期一年的 90% 保本策略可以清除几乎所有的抛压,交易所肯定不是一次上完的,第一批交易所肯定是嫡系交易所,具体是那些不难找出来,我也不能说。第二批就是看着这项目好,选择主动上的,这一批是成败的关键,如果吸引来了某安,某币啥的,这波就算是稳了。第三批就是中小型交易所自己选择主动上的,但是这些交易所的影响会小很多,而且主网币不是你说能上就能上的,技术不行还得团队给你搞好钱包才行。这样,二级交易的状态我觉得会是抬轿子,第一次荷兰拍后的价格上第一批交易所,如果给力,之前的骑墙派有实力的会开始申请 Coinlist 做第二次荷兰拍,没实力的会选择接盘。第二次至上第二批交易所之间的价格不会低于当时的交易市价的 90%,因为市场上没有抛压,有人不看好可以等于 OTC 出掉,不会影响交易所价格,所以在一个没有抛压的情况下,币价只有上涨的份。Algorand 选择一年拍卖 6 亿(也就是 24 次,平均每个月两次)的目的也就清楚了,因为这么做会反复巩固价格,间隔太长变数就越多,因为人们参与后自然会把拍卖价格作为止损点,外加上保本协议的作用,只要二级市场的价格一直涨,荷兰拍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心理学中有一个 21 天定律,基本的意思就是人类的短期记忆上限是 21 天,任何超过 21 天不被从新巩固的短期记忆会被大脑选择性的忘记,Algorand 的荷兰拍间隔时间是半个月那么我们会在未来的 5 年不停的被新价格冲击,短期记忆在不停的刷新中变成了长期记忆,我们会非常乐意的在几年后接受 algorand 的当时的定价。当每一期的成本都比上一期高的时候,大家的共识就产生了 - 拿着别动,过几年价格还得翻倍。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技术研讨会,有一件事我记得听清楚,就是比特币完全换手周期是四年(我在网上查不到类似资料,如果有谁能打我脸,欢迎指正)。就是说,每四年所有人的成本应该是类似的,不会出现有人现在手上还有几万个 1 块钱成本的比特币。这样我们也能看出来 algorand 的五年拍卖计划的用心良苦,就是如果有早期投资人想套利离场,打一年富裕,也应该在 Algorand 完全拍卖结束前离场,以达到让所有人基本成本类似的一个目的,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公平,平等的去中心化网络。而这个网络会随着时间的延续,一点一点的积淀变大,因为不可以分叉,只要是这个区块链网络吸引的资金,就会被锁在这个网路的生态里。

作为一个全明星阵容的项目,如果可以空降到市值排名前 20 的位置,根据币圈索罗斯的强者恒强定律,则这个项目算是基本稳了,大资金会更偏向这种已经是巨无霸的项目,因为出入金容易。而且他会让所有人都赚到钱,越早期进来的人赚的会相对多一些,到后期涨幅则会变得很小,最后稳定在一个区间值,类似于以下的函数波形:

640 (6).jpeg

今年我们会逐渐看到很多市值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项目空降到前 20-50 的位置,可能现在的币圈已经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币圈了,之前都喊着 2017,2018 年是机构投资的一年,我觉得 2019,2020 年才是,但是这些大机构进来了也就没我们散户什么事了。他们一套的传统玩法可能会让我们觉得不适应,但是毕竟币圈的钱还是太少了,我们可能真是没见过钱 ...

来源链接:mp.weixin.qq.com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