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Perp DEX)领域风起云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Hyperliquid。它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改变着链上流动性的格局。不同于传统的DEX,Hyperliquid正借道Phantom钱包大踏步走入Solana生态。它的野心远不止于简单的多链部署,更在于成为所有协议和dApp最终的流动性来源和去处,以“超流体”的流动性,成为真正的链上基石。
要真正理解Hyperliquid,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其自身,而需将其置于与现有加密金融体系的对比之中。Hyperliquid正在探索一条独特的“第三条道路”,融合了中心化交易所(CEX)的效率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体验。
与Uniswap等现货DEX不同,现货DEX的难点在于流动性制造,因此AMM(自动做市商)和Bonding Curve(联合曲线)才显得无比重要。现货视角的合约产品,本质上是借钱炒币的赌博,流动性极难维持。
而Hyperliquid的目标是**“吸引”流动性汇集一处**,这正是币安等CEX的天然优势所在——中心化天然有利于流动性集中。Hyperliquid的愿景是成为链上版的币安,为各类协议和dApp提供终极的流动性支持。
相较于dYdX和GMX等前辈,Hyperliquid的运营更为精细和巧妙。GMX通过结合dYdX的订单簿下链撮合、链上交易和流动性代币化来维持流动性。Hyperliquid也运用了类似的机制,但其核心在于独特的架构:
HyperCore:负责现货和合约交易的封闭系统,这是其中心化效率的来源。
HyperEVM:负责“区块链”的部分,确保去中心化的体验。
这种中心化效率与去中心化体验的叠加态,使得Hyperliquid能够实现超强的流动性和撮合效率,同时也让其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间保持一种模糊而强大的平衡。
Hyperliquid正是在与币安等CEX的动态博弈中成长,致力于成为最强的链上流动性提供者,兼具中心化的效率和去中心化的体验。dYdX改进了订单簿撮合机制,GMX优化了流动性代币“贿赂”机制,而币安通过BNB联通BNB Chain和主站。Hyperliquid则通过独特的**$HYPE代币**联通HyperCore和HyperEVM,以实现类似但更具去中心化特性的连接作用。
最终,Hyperliquid成功地将以往难以耦合的多个矛盾体结合起来,通过系统工程的力量,利用已有的技术要素堆叠出当下市场最优的PMF(产品市场契合度),甚至还在币安的思路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要成为市场的基础设施,就要尽可能捕捉更多的入口。Phantom钱包作为Solana生态的头部流量入口,非常适合作为Hyperliquid的导流器。而Hyperliquid选择与Phantom合作,而非简单地进行多链部署,其策略也区别于传统的代币补贴,而是采取更明智的分润模式来获取市场份额。
在Phantom Perps的设计思路中,Hyperliquid并非简单地作为外部链接,而是将自身功能内嵌在Phantom的界面之内。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资产桥接: Solana上的SOL通过桥接(可能由Unit Protocol提供的Hyperunit支持,其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进入Hyperliquid的现货账户。
资产兑换: 桥接后的SOL在Hyperliquid现货账户中兑换为USDC。
保证金转移: USDC进一步转移至Hyperliquid的合约账户,充当合约交易的保证金。
交易与清算: 交易流程和清算环节由Hyperliquid完全控制,Phantom界面只进行相关展示。这意味着用户资金会真正进入Hyperliquid体系。
利润赎回: 在平仓后,用户的利润或损失以USDC计价,随后逐步**unwrap(解封装)**为SOL,从Hyperliquid合约账户进入现货,再兑换为SOL,并通过桥接退回至Solana链上,最终以SOL形式显示在Phantom钱包内。
这样做的好处是资金自由度更高。用户的SOL进入Hyperliquid后,可交易Hyperliquid支持的任意币种,并根据资金量选择最高40倍杠杆(小众币种、大资金仓位杠杆倍数会降低)。
然而,这种深度嵌入模式也伴随着系统安全性风险。桥接资产的进入和退出在极端市场行情下会经受严峻考验。在交易过程中,用户需要对Hyperliquid建立起高度信任,其信任等级本质上需要达到跟币安等CEX一样的水平,即相信交易所不会侵吞用户资产并会按指令完成撮合。
Hyperliquid此次并非简单地与Phantom合作,而是希望将其作为渗透和掌控Solana生态的盟友,这无疑是对Solana本土DEX的主动进攻。无论是币安等为代表的CEX,还是各链的本土DEX,接下来都需认真考虑如何应对Hyperliquid带来的挑战。BNB代表着币安对流动性的掌握,而Hyperliquid也正试图通过其独特的模式,从现货到Perps,从以太坊到Solana,复制并超越这种对流动性的掌控力,这是一场不成功便成仁的冲锋。
Hyperliquid展现出超强的盈利能力,这与其高效的运营模式密不可分。相较于dYdX和币安,Hyperliquid并非以廉价取胜。巧合的是,其盟友Phantom也是盈利小能手,其业务多元化能力极强,从SOL质押到交易,从单链到多链,均有涉猎。
尽管MetaMask已是钱包界遥远的神话,Phantom却是现实中Solana生态的领导者。然而,其地位并非不可撼动,Backpack试图在Solana上与其竞争,OKX Wallet也是其强劲对手。在CEX和DEX融合成为本周期主轴的背景下,币安+Pancakeswap、OKX主站+OKX Wallet、Backpack Wallet+Backpack Exchange等组合都有自己的机会和打法。
Hyperliquid自己就是公链、DEX、稳定币和Meme的存放处,但它缺少钱包工具,或者说,缺少触达更散户、更大众市场的手段。尽管巨鲸是Hyperliquid的主要玩家,资金体量庞大,但没有足够数量的散户,很难真正运行起稳定币、Meme,甚至是RWA等更高频、日用性的产品。散户的意义在于进行边缘性创新和大众化触达,足够数量的数据才能“涌现”智能,随机性才能触发演化的万般可能。而Phantom刚好拥有足够数量的散户,至少在Solana生态中位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