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界网报道:以太坊价格在 7 月 17 日凌晨突破 3400 美元,创下自今年 2 月以来的新高,单日涨幅高达 10% ,截至发稿时,以太坊突破3600美元,创今年1月以来新高。这不仅是数字资产市场的一次价格波动,更标志着一场由上市公司主导的资本实验进入新阶段。从濒临退市的SharpLink Gaming(SBET)博彩技术公司到专注加密领域的企业,十余家上市公司正通过将以太坊纳入资产负债表,在华尔街与加密原生资本的协同运作下,重塑着传统资本市场与加密市场的边界。这场被称为 "以太坊微策略" 的运动,正在构建一种新的金融范式,其影响已远超单一资产价格波动的范畴。
根据币界网APP近1小时内K线走势:ETH/USD最新RSI高达82.75,50日均线为2,640.71,200日均线为2,477.55——多个关键技术指标集体释放强烈看多信号。其中,RSI远超70的超买门槛,显示短期内多头极为活跃,价格动能极强。
50日均线: 2,640.71
200日均线: 2,477.55
当前价格明显高于两条主要均线,且50日线大幅高于200日线,标准的多头排列(Golden Cross)。这表明上涨趋势持续且有力。
MACD,根据均线与RSI的组合,MACD大概率也处于看多状态(即快线高于慢线,且柱状图为正),进一步强化上行动能。
RSI突破极限:RSI (14日): 82.75
典型超买区间为70以上,ETH目前RSI已远超这一水平,反映出买盘情绪极度高涨。虽然极端超买有回调压力,但通常也是大涨行情中的标志。RSI过热可能带来局部震荡,但主流均线结构为多头排列,且量能充沛(24小时成交量512.6亿,市占率11.14%),说明主力资金仍在积极进场。
根据7-17-18日数据统计可知,24H净流入交易所资金-799.52万美元,表明资金正从交易所流出,可能反映两种倾向:持币意愿增强:投资者更倾向于将ETH存入冷钱包长期持有,而非短期抛售,属于看涨信号。规避抛压风险:近期以太坊价格突破3600美元(1月7日以来新高),部分投资者可能选择获利了结,但流出数据显示整体抛压有限
单笔≥10万转账频次32次,占比60%,显示大额交易活跃,可能涉及机构或巨鲸的仓位调整。结合最活跃巨鲸地址增持60,200 ETH,表明主力资金正在积累或重新配置仓位,可能为后续行情蓄力。
超过1000ETH地址数量未发生变化,最活跃巨鲸增加60,200.持有≥1000 ETH的地址数量未变化,但持仓量增加,反映巨鲸对中长期价值认可,未出现集中抛售行为,支撑价格稳定性
ETH当前技术面极度偏多,短期虽有获利回吐压力,但中期趋势依然强劲。
(本内容根据币界网APPAI模型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以太坊突破 3600 美元绝非单一资本叙事驱动,而是多重基本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共振推动了价格的显著上涨:
贝莱德的 ETHA 基金自 4 月以来累计购入 33 亿美元 ETH,富达单日流入 1220 万美元。过去两周以太坊现货 ETF 净流入达 15.5 亿美元,机构资金正以日均 1 亿美元的规模涌入,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以太坊的信心不断增强。
交易所流动性枯竭加剧了价格波动,上市公司的集体囤币行为导致交易所 ETH 存量降至近 9 年最低点。当 7 月 16 日 ETH 突破 3300 美元时,BitMEX 上价值 2400 万美元的空头头寸在 1 小时内被清算,这种流动性短缺现象放大了价格的波动幅度,加速了价格突破关键关口的进程。
美国《GENIUS 法案》为稳定币建立合规框架,巩固了以太坊作为数字美元结算层的地位;同时,Pectra 升级将验证者质押上限从 32 ETH 提升至 2048 ETH,优化了 Layer-2 吞吐量。技术迭代与政策松绑形成的双重助力,增强了市场对以太坊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
Dune 数据显示,2025 年 6 月新增质押 ETH 超 50 万枚,总量首次突破 3600 万枚,长期持有地址积累 2280 万枚。当前将近 30% 的流通供应被锁定,这意味着任何新增需求都将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基础条件。
这场由上市公司主导的以太坊资本实验,正在催生更激进的金融创新,预示着加密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obinhood 基于 Arbitrum 构建的 L2 网络已支持欧盟用户交易代币化美股;Bitget 通过与 xStock 合作上线 TSLAx、NVDAx 等代币化股票产品。当传统资产通过以太坊网络实现证券化,其底层结算层的价值捕获能力将呈指数级增长。
币界网获悉,据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即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允许401(k)退休计划投资加密货币、黄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等另类资产。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这项命令最早可能于本周下达,此举将扩大401(k)计划的投资选择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组合。—— 当资本通过股票代码而非钱包地址持有以太坊,加密市场正式进入证券化时代。
在 MicroStrategy 的比特币储备策略难以被广泛复制之际,一批美股上市公司转而将目光投向以太坊,开辟出一条新的资本运作路径。这场运动中的参与者已形成了清晰的梯队结构,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策略与市场表现。
曾经面临退市风险的博彩技术公司SharpLink Gaming(SBET)经历了一场惊人的转变。5月27日,该公司宣布完成了一轮由ConsenSys主导的4.25亿美元的私募资金募集,并且将所有资金投资于以太坊。引人注目的是,以太坊的共同创始人Joseph Lubin担任了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这一战略举措将公司的资本运作与以太坊生态系统紧密地结合。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极为积极,公告发布后不久,公司股价在短短三天内飙升了1756%,市值从400万美元增长至25亿美元。到了7月中旬,SharpLink Gaming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企业级以太坊持有者,持有29.4万枚ETH,总价值达到8.58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以太坊基金会。
Bitmine Immersion(BMNR)则展现出更为激进的资本杠杆策略。该公司筹集 2.5 亿美元专门用于购买 ETH,并定位为 "纯以太坊国库策略公司",其股价在一周内惊人地暴涨 3000%,吸引了包括 Founders Fund 在内的顶级风投入局。7 月 14 日,其股价单日再涨 35%,因交易过热多次触发熔断机制。
除了这些激进派,传统行业转型企业构成了第二梯队。电子商务平台 Treasure Global、集成电路企业 Nano Labs、在线支付服务商 BTCS 等纷纷将 ETH 纳入资产配置,持仓量在 7000 至 15000 枚不等。虽然这些公司未能获得 SharpLink 级别的资本溢价,但股价平均涨幅仍达到 ETH 现货价格的 3-5 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多数曾深陷经营困境。以 SharpLink 为例,其 2024 年营收仅 366 万美元,同比下滑 26%,现金储备不足 150 万美元。正是这类 "僵尸企业" 通过绑定以太坊叙事,实现了从边缘股到资本宠儿的惊天逆转,这一现象本身就反映了当前资本市场的特殊逻辑。
一位参与 SBET 资本运作的投行人士坦言:"现在再做比特币微策略,已经很难炒起来。但 ETH 的想象空间完全不同 —— 市值仅为比特币的三分之一,生态应用却更庞大,这就像在 2019 年发现第二个 MicroStrategy。" 这一观点揭示了资本转向以太坊的表层原因,而更深层次的逻辑则基于以太坊的三重不对称优势。
首先是稀缺性溢价窗口,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宣布建立加密储备的 29 家美股公司中,20 家选择 BTC,仅 3 家押注 ETH。这种悬殊比例创造了短暂的时间窗口,后入者通过 ETH 叙事可以快速建立市场辨识度。Bitmine Immersion 的 3000 倍股价涨幅正是这种稀缺性溢价的极致体现,反映出市场对差异化策略的高度认可。
其次是质押收益叠加效应,与比特币的静态储备不同,ETH 可以通过质押产生额外收益。SharpLink 将 95% 的 ETH 储备用于质押,年化收益约 3.5%。市场预期,若 2025 年第四季度带质押功能的现货 ETF 落地,企业持有的 ETH 将变身为 "生息资产",这将进一步放大其财务模型的吸引力,为股价提供新的支撑点。
第三是监管套利空间,美国《CLARITY 法案》明确将 ETH 归类为 CFTC 监管的 "数字商品",彻底消除了其证券属性争议。相比之下,比特币面临更严苛的银行资本金要求(在 Basel III 框架下风险权重为 1250%),而 ETH 的合规路径更为清晰,这降低了机构配置的隐性成本,使其在监管环境中占据相对优势。
ETH 微策略公司的股价表现远超 ETH 本身涨幅,形成了独特的 13 倍杠杆效应。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一套精密设计的资本运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SharpLink 在 4.25 亿美元融资中发行的 6910 万新股,仅 200 万股可即时流通,通过人为制造股票稀缺性来推高股价。当 ETH 价格上涨引发市场关注时,有限的流通盘极易被资金推高,形成价格与关注度的正向循环,这种机制放大了股价的波动幅度。
通过 ParaFi Capital 等专业机构实施 Staking 与 Re-staking 策略,企业在 ETH 价格增值之外还能获取额外年化收益。当 ETH 价格突破 3000 美元时,SharpLink 仅质押收益就达到 9183 万美元,这些 "隐形利润" 成为财报的重要催化剂,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获得类似杠杆做多 ETH 的市场暴露,却规避了期货合约的清算风险。期权市场数据显示,6 月底到期的 ETH 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激增,衍生品市场的狂热进一步反哺正股溢价,形成了现货与衍生品市场的联动效应。
这种成功模式吸引了更多效仿者加入,7 月初,Siebert Financial 宣布发行可转换票据募资 5780 万美元用于购买 ETH;Treasure Global 则通过股权质押贷款获取 2000 万美元 ETH 配置资金。"募资 - 买币 - 质押 - 股价上涨 - 再募资" 的资本飞轮已然成型,预示着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加速。
资本入场,此刻突破 3600 美元的 ETH,或许不过是开场。未来,随着更多传统金融机构的入场和监管框架的完善,以太坊以及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可能会迎来更为深刻的变革,重塑全球金融体系的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