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这个世界从不乏想要颠覆行业的创业者,区块链行业更是如此

来源: 互联网时间:2019-01-17 10:15:51
新一代区块链社交媒体在落地上更偏重社交性,或精准对接某一垂直领域,或致力筹建全品类平台,均在激励机制上加码。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乏想要颠覆微信、Facebook等社交巨头的创业者,区块链行业更是如此。腾讯目前市值2.9万亿人民币,Facebook目前市值3.6万亿人民币,社交产品的造富能力可见一斑。最近两年,随着区块链概念的火热,不少创业者瞄准了社交、社区以及相近的媒体领域,希望能借区块链之势在这个由腾讯、微博主导的世界里分一杯羹,当然也有人把彻底颠覆它们当成了自己的终极目标。
根据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数量已达456家。其中,媒体及社区区块链公司共计58家,在细分领域中位列第四,仅次于实体经济、金融行业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些社交(含社区、媒体)项目,一方面对标传统社交平台不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主张把用户生产内容带来的商业价值返还给用户,即通过引入区块链金融机制,将收益按用户活跃度等标准以平台代币的形式予以返还;另一方面对标中心化社交平台潜在的隐私保护问题,主张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加密传输保驾护航,进一步推进社交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前者的逻辑是:活跃度决定收益水平,用户发布内容、参与社群建设及发言、对其他内容点赞、转发、评论、打赏或投票等行为,均可以用来被平台计算贡献度或活跃度指标。平台将根据以上行为对每日产生的总收益按比例分配,并发放代币给用户。
后者则注重加密传输,如利用区块链加密技术,对用户信息、传输内容等进行加密处理。
虽然共同的梦想是重建社交秩序,但具体的项目特征各异。单从数量而言,平台型社交媒体远超即时通讯类;从细分领域看,各式各样的项目几乎覆盖了社交相关的所有垂直领域。
区块链社交虽然喧嚣,但目前还没有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落地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否颠覆传统社交,仍然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区块链社交风起云涌
近两年间,围绕区块链媒体及社区的项目经历了从单一的资讯、社群形态向综合类社交生态转型的过程。初代社区、资讯市场格局已定,头部媒体渐显;新一代区块链社交媒体在落地上更偏重社交性,或精准对接某一垂直领域,或致力筹建全品类平台,均在激励机制上加码。
2016年,一款能靠内容赚钱的区块链社交媒体——Steemit横空出世。该项目由BM(Daniel larimer,人称bytemaster,也是比特股、EOS创始人)发起,运营逻辑是社区每一条帖子的实际价值由用户投票决定。具体言之,针对每条发帖,用户可自行使用STEEM平台代币或资产(SP、SDB)投票,每笔投票的花费将被记录在案并累计成为该贴的最终奖励。
其变现逻辑是SDB(Steem Dollars)可与美元1:1兑换;SDB可单向转换为平台基础代币STEEM,由它承担社区内主要的流通作用;STEEM还可通过13周的锁仓操作转换为SP(Steem Power)。用户持有的SP越多,话语权越大,并可以在社区争议投票时发挥实际作用。自治社区将选出21位见证人(witness)负责治理,前20位按照持有SP的数额自动选出,最后一位则由20位见证人提名投票选出。
籍于此,Steemit开创了内容激励和社区自治的新思路。此后每一个涉及内容变现的社交项目或多或少都有着它的影子。
因兼具社交属性和区块链属性,区块链社交颇受资本青睐。据区块链Truth(ID : chaintruth)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已落地(有产品)的项目已远超十家,分布于社群、社区、操作系统供应方案、内容分享平台、即时通讯等与社交息息相关的诸多领域。如ONO、QunQun、Candy.ONE、GSC、YeeCall、NRC新世界城、SwagChain、TTC Protocol、币乎、YOYOW、三两知、鱼信等……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