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陈智鹏:详解公司币改10大实务问题

来源: 互联网时间:2019-01-07 20:46:41

链改还是币改,不仅是理论探讨,在实践中也面临更多问题,有链改研究者王学宗,提出了10大问题,对此,上海币改试验区组长陈智鹏博士进行了解答:

(1)公司的资产如何转化为区块链公社的资产?

陈智鹏:在现有法律合规的背景下,Token最好不直接绑定公司股权、债权等实际金融资产,而是用软约束的形式,通过国内实体同海外实体战略合作的形式来开展工作。根据国内实体的股东们的意见和计划,逐步往海外实体导入资源、用户、流量。

(2)如果保证公司利益各方的利益平稳转化为区块链公社的利益?

陈智鹏:这个问题可以和第10个问题合并回答,原公司股东中要有人主要负责新项目的开展,他们在新项目创始人团队Token份额部分中要多分一些,类似GP,其他股东(如VC,PE等)类似LP,按比例分创始人Token池里面的部分;

(3)在现有的法规体系内,区块链公社对外的经济行为,如何能够让与之贸易的人放心?

陈智鹏:通证经济体的发起主体是海外实体,所以现阶段而言,更适合纯线上的业务模式,这样全球流转问题不大,不太适合线下发生很多贸易关系的公司开展;

(4)融资行为如何才能避免非法集资?

陈智鹏:不进行ICO,只有机构投资或私募,可以有一些空投,之后的发行参加Fcoin模式挖矿产生;

(5)公开权益交易如何才能满足证券监管的要求?

陈智鹏:Token主要分使用型Token和证券型Token,对于使用型而言,找律所出具非证券法律书,现阶段问题不大,对于证券型而言,这就是在问题1回答里提到的,尽量不要硬约束,一旦硬约束那就是证券型Token,此时会受到很多限制,当然现在也有很多项目,如Polymath在探索就把Token注册为证券,按照证券来接受监管,但这样跟上市IPO也差不多了,或许门槛低一点,还是建议现阶段不做硬约束形式的证券型Token

(6)如何利用跨国法律和资产交易市场的不同架构,把区块链公社的行为完全处在法律监管范围之内,而非法外之地?

陈智鹏:VIE模型可以参考,但就算借用,也逃不掉证券的定性

(7)数字资产最大的问题是法律保护不完善,如何解决?

陈智鹏:这个只有业界先行先试,做好行业自律,未来由法律界人士在人大修法时提议案,国家监管慢慢跟上,这非一朝一之功

(8)区块链公社与公司并行存在和彼此结合的条件下来实现一个生态经济的发育和成长,是否可以?

陈智鹏:公司和通证经济体共同推动一个生态的发展,是可行的,我这边有个教育类项目就准备这样做,凡走法币的通道归公司负责,凡走数字货币的通道归海外实体负责,未来通证经济体大成之时,公司就退出舞台,功成身退了

(9)什么样的公司适合链改?什么样的公司根本就不能链改?

陈智鹏:考虑到当前监管环境,以及发起主体主要在海外的因素,互联网公司最适合币改,其次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公司,再次是有意往线上转型的线下公司,纯线下贸易类、制造类不太适合。股权关系单纯简单的适合,复杂的不适合,内部恐怕都难以达成一致,业务中涉及场景单纯的适合,如Fcoin自身,只涉及数字货币交易业务,其中只有平台和用户两方,现在增加了保荐机构,算三方,场景很单纯,有些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很长,利益方太多,关系错综复杂,不太适合现阶段币改

(10)链改行为发生时候,Token与股份之间的转化规则是什么?股权换Token,不同类型股东如何换?

陈智鹏:回答参见第1个回答。

关于”链改“和“币改”,有几点看法供商榷,我比较支持币改这个称谓,如果觉得有合规风险,也可以用通证化改造,另外通证化后的实体,我倾向于叫通证经济体。

我认为币改和链改(我更愿意叫链化)这两者是不一样的,通证经济和区块链技术是可以解耦的,根据有无币和有无链是可以分为四类项目的,各自使用通证经济和区块链技术的程度,以及落地难度都是不一样的。

根据现有区块链底层基础架构尚不成熟,百链大战尚未决出胜负前,很多商业业务和DAPP是无法真正在链运行的。

这种情况下,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先币改再链化的是一个好的落地路径,先通过币改调整利益分配、治理结构、引入社区透明机制,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再逐渐将更多功能上智能合约,上链,这是我们认为的一条非空气币,真正推动业务落地的务实路径。

首发:Token密探

作者:陈智鹏,博士,上海币改试验区组长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