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2019 新年寄语:“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来源: 互联网时间:2019-01-13 10:05:51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谢尔·希尔弗斯坦《阁楼上的光》

(一)历经考验地活着

不久前意外陨落的知名物理学家、区块链投资人张首晟有句名言:“不经过考验的使命感是不成熟的使命感。”

不经过考验的区块链也不会是成熟的区块链。

今年是比特币诞生的第十年。十年来, 有人入场又离场,有人离场又入场,有人入场了就不再离场,有人离场了不再入场。

在每一轮的暴涨中,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都会使公众侧目、使媒体沸腾。入场者趋之若鹜,又在熊市来临时作鸟兽散。

被币价捆绑着沉浮,已是这个行业的沉疴宿疾。

但这不代表行业积重难返。迄今超过三百次“被判死刑”的比特币,依然按照自己的步伐不紧不慢地“活着”。

2018年,区块链的历史依然惊人相似。

(二)集合“黑暗三角”特质的病人

如果区块链是一个人,那2018年,就在集中展示他的“黑暗三角”特质。

“黑暗三角”特质是由社会心理学家保卢斯和威廉姆斯提出的,它包括:自恋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反社会人格。

以年初“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革命”为开端,伴随着狂飙突进的币价,无论当局者还是旁观者,大都主动或被动的蔓延在自恋情绪里。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利主义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当暴富的错觉近在咫尺,便鲜有人会循规蹈矩。这一年,批量复制的白皮书、各种一戳即破的空气币项目,更不必说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传销骗局,都在饮鸩止渴般,迅速榨干这个本就根基不稳的行业价值。

步履维艰中,清醒者依然在坚定的发声。

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曾鸣说,区块链像极了互联网时代的1994年,技术尚未成熟,但在商业社会能够创造的价值无法估量。火币区块链应用研究院院长袁煜明认为,目前是区块链经济的1776年,那年,亚当斯密提出了供给曲线,百余年后才有集大成的《经济学原理》。

但对社会来说,需要的是眼见为实的,立竿见影的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理念超前但落地滞后的区块链,拥有一种“反社会人格”。

(三)信心是最好的灵丹妙药

“2018年将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也会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的言论广为流传。归根到底,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

吴晓波在2018倒数第二天的年终秀里说道:“所有东西都可以量化,用数据来衡量,用公式来计算,最难量化的就是信心,你凭什么对一个人有信心?……信心是最稀缺的一件事情。”

区块链概莫能外。这条被财富驱使又从高处摔落的赛道里,蒙眼狂奔者多,冷眼旁观者少;呼朋唤友者多,踽踽独行者少;投机者多,信仰者少。

对区块链这个“病人”而言,并不存在妙手回春的速效药。技术再创新,大众认知与应用落地也离不开时间的渗透。聚沙成塔,水滴石穿,螺旋式上升才是更切实可靠的行业归途。

坚持下去,无非“信心”二字。

“人与人的平等,将是新时代的共识。 你付出的工作量,它无懈可击,时间为证,定会在透明、公平的竞争里脱颖而出,获得激励。”这是的新年寄语,也是坚守者们,信念的源头。

“它就像电力一样,一旦发明,就是收不回来的箭头。我们不可能退回到黑暗的煤灯时代。”一位投身区块链八年的老兵,如此笃定地说道。

在抨击了行业乱象之后,吴晓波也依然给出了信心满满的预判——

“区块链虽然是2018年最不堪的新经济名词,但将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引爆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四)总要有人去擦亮星星

夜越黑,星光越璀璨。

年初,春意黯然的晴天,我去韩国首尔参加Meetup。从机场出来,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一路都在和我们谈论数字货币,滔滔不绝,语调高亢;

岁末,雨雪交加的傍晚,我回故乡陪家人跨年。司机师傅不时地打开雨刷器,不咸不淡地感慨着,雪下得大一些就好了。

透过车窗,我望向厚重乌云覆盖的黑夜。看似寒意萧瑟,万马齐喑,但你我都知道——

星星一直在那里。

小王子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