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自由早已不在,区块链会是新的救世主?

来源: 互联网时间:2019-04-18 17:28:04

Tim Berners- Lee提出了互联网协议,并把它免费推向了大众。回顾互联网的历史,不过短短30年,但大家都戏谑说互联网是狗,一年似七年。“200”多年来,行业内也涌现了许多风云人物,这两年大家忙着炒币,渐渐忘记了这些英雄人物的身影,今天下着小雨,难免令人回忆,差不多也到聊聊这些事的时候了。

01

有部电影纪录片《互联网之子》非常著名,它的主人公AronSwartz一声都在为了自由奋斗。维基百科上他的介绍是,13岁参与网站Reiddt的制作,21岁从麻省理工退学,26岁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自杀,假如他能活到现在,才33岁。他会怎样看待现在的互联网呢?我想,他不仅会继续和美国的司法体系做对抗,他的身影也一定会活跃在代表着自由与平等的区块链生态圈内吧?当初,他为了版权保护,公开挑衅美国出版界,以一己之力,反抗美国垄断世界知识的局面,虽笨拙,但言行终归被岁月带到了阳光下。

自古以来,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知识是通往未来世界的钥匙,顶尖学术圈的论文更是人类知识金字塔尖上的瑰宝,本该被分享学习的,却被锁起来占为己有。顶尖的学术大学MIT更是把这些瑰宝仅对一部分有“权限”的人开放,想粉碎垄断的Aron站了出来,勇敢的发问:第三世界国家并没有这样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使用,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你没有权力将他们挡在门外。

遗憾的是,时代没有倾听他的发问呐喊,他想超脱规则、粉碎垄断,却抵不过现实如刀。那一年,总觉得希望正在萌芽,多年后才明白,萌芽早就在寒冬中凋零。虽然他的生命在这场政治运动中丢失了。但他和背后EFF组织不断的为信息自由去作斗争,最终争取到了算法自由,为区块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02

无独有偶,在今年许多基于区块链搭建的开源社区都开创了项目贡献的激励机制,平台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用户参与项目,更新代码或者提交漏洞,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数字币奖励。这些优质的项目在参与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后,项目币可以在交易所上线,接受和其他主流币种的交易。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确实是,这种制度极大的鼓励了这些社区的人员参与。

但同时有金融从业人员暗指这种打着”保护版权”名义的项目实际让世界越来越混乱。从没有平台发声,到现在人人发声,在众多呼声中,谁能被听到?“没有”和“泛滥”对比,本质又何尝不是一样的?

03

互联网在早期它并不是全新的事物,在上世纪80年代,它就被看作通信的下一步。当时的人们也是为了不受监管,找到自己的话语空间,但很遗憾,还是因为集中化被美国政府干预。在那时候,就已经有了“隐私”,“加密”“这种哲学的雏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光有自由是不够的,完全的自由只会助长商业垄断,让整个环境更加恶劣。

到了今天,区块链应运而生,它的设计者虽然曾经也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可以自由流转,但现在,大家不再疯狂的呼喊自由了。时光流转,时代变迁,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到区块链的逐渐落地应用,让每一个用户开始拥戴这些便利。短短几十年,便走了一个轮回,如今,让人们再用曾经在乎的隐私类去拒绝便利的服务,只会得到一个回答:我们回不去了。

物极必反,随着大面积隐私泄露,造假虚假,安全隐患的出现,这一议题又被人们翻了出来,于是,我们觉得区块链是一个“全新的进步”,对它抱有最大限度的期望。历史总是充满轮回,当我们按照原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去推动它,竟发现打着“自由”“信任”“共识机制”的区块链,也产生了自己的业内巨头,一切又回到了当初,我们万人追逐的“救世主”又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触手可及的自由又消失了。

声明:本文系链团财经原创稿件,版权属链团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转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链团财经",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