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新加坡的加密监管模式

来源: 互联网时间:2019-01-11 10:16:41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愿意帮助加密货币公司设置当地的银行账户,但并不打算放宽法规以吸引更多加密创业公司。

static1.squarespace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Ravi Menon周二在接受彭博新闻采访时说:

“我们不应试图创建一个极其宽松的监管环境以吸引这类业务。我们想要让银行和加密货币金融科技创业公司联系起来,看看它们是否相互之间能否达成某种谅解。”

新加坡一直在努力发展金融科技,以此作为创造就业机会和实现经济多元化的一种方式,但对加密货币行业的交易所和其他方面采取谨慎态度。一些加密公司抱怨说,监管真空阻碍了它们在新加坡的业务,因为它们无法开设本地银行账户或者关闭账户。

Menon表示:

“这项业务的性质有点不同,银行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方式来建立合法性。我希望我们能够让各方都参与思考和讨论,以便我们能够克服这个障碍。 ”

然而,他警告说,加密行业的许多方面对投资者而言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本地金融公司谨慎行事是正确的。“其中一些活动确实非常不透明。我不会责怪银行不给这些业务开银行账户。”他说。

由于担心数字货币会涉及洗钱和金融犯罪,世界各地的银行往往不愿意向加密公司提供服务。而新加坡的加密监管体系介于日本和中国之间,日本采取了欢迎的态度,中国已经对交易所和ICO实行完全的禁令。

日本模式

Menon说,新加坡并不打算为加密交易所引入一套类似于日本的许可体系。目前已有十几家交易所在日本金融服务机构注册,还有更多等待批准,这一安排使得获得许可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银行服务。

根据Menon的说法,出于监管的目的,新加坡将加密货币活动分为三类。第一类被称为效用代币,用于支付计算服务等目的的区块链技术,几乎不需要任何监管。

第二类包括具有证券特征的数字代币,受证券和期货法管辖。在实践中,很少有ICO越过这条线。

Menon说:

“如果他们越过红线,那么他们将受到证券和期货法的严格监管和处罚,这实际上会使大多数商业模式变得不可行。所以大多数项目都小心翼翼地避开这条线。”

今年5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它已警告八家未具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它们不应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推出证券或期货合约类代币的交易。

有趣的模式

第三类包括像比特币这样的支付代币,由于价格波动性大,Menon将其描述为“高风险的”。然而,从监管角度说,新加坡金管局是宽松的,前提是ICO与证券不同。

-1x-1

他说:

“如果不是证券,那么我们就没有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与证券无关的ICO活动。现在有很多有趣的商业模式试图以有趣的方式筹集资金,只要消费者了解这些方式,我们没有问题。”

Menon表示,他的主要关注点是确保消费者得到保护以及防止洗钱。但他表示,金管局对加密行业的监管是有限的。

“大家都可以投资许多非常愚蠢和可疑的项目。你不能指望政府或监管机构监管人们投资的具体方式。”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互联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

    error